民眾新聞網 inews24

屈公病來襲!全球多國疫情升溫 台灣防登革熱預警系統進化中

📌 資訊來源:金傳春、黃基森、詹大千、蔡坤憲
📍 整理撰寫:民眾新聞網FB

最近除了登革熱,另一種由蚊子傳播的「屈公病」也成了防疫圈的關鍵字。這種病雖然多為輕症,但症狀相似登革熱,傳播速度驚人。今年中國大陸、肯亞、巴西、波利維亞、阿根廷、祕魯、印度、斯里蘭卡、巴基斯坦等地都出現疫情,尤其廣東病例數上升快速,讓防疫人員不得不繃緊神經。

📍 屈公病廣東祭出多項防疫新招:

為了壓制疫情擴散,廣東近期在佛山疫區實施多項防疫行動:

  • 實名制買藥:47 種與屈公病症狀相關藥品需登記身分
  • 投放食蚊魚:一次放出 5000 條,專吃蚊幼蟲
  • RNA 篩檢:重災區樂從鎮居民大規模檢測,陽性需報告旅遊史
  • 社區動員清積水:未清理孳生源者將面臨重罰

目前雖然病例多為輕症,沒有重症或死亡通報,但汛期正值病媒蚊高峰期,防疫挑戰仍然嚴峻。

🧭 全球登革熱與屈公病風險分級

中國依據病媒蚊分布、活躍期長短與歷史病例,將全國劃分為四類流行風險區:

  • 第一類高風險:浙江、福建、廣東、廣西、海南、雲南
  • 第二類風險:上海、江蘇、安徽、江西、山東、河南、湖北、湖南、重慶、四川、貴州
民眾新聞網 inews24
屈公病衛教宣導。圖/疾管署提供

由於這些地區台灣旅客與台商往來頻繁,加上屈公病常出現無症狀或輕症,輸入病例風險不容小覷。

 

📋 屈公病台灣防疫專家四大建議:

  1. 擴大高雄模式
    高屏地區已建立「整合風險因子的登革熱時空預警系統」,建議推廣到人口密集、斑蚊指數高、老人比例多的高風險區,利用即時數據快速預測疫情走向。
  2. 中海拔也要防
    白線斑蚊已從 1500 公尺擴散到 2284 公尺,必須加強中海拔地區的蚊防、衛教與社區清理。
  3. 低流行區提前備戰
    平時病例少的縣市,也要在高溫季與西南氣流來臨前備好檢測試劑、臨床辨識與防蚊培訓。
  4. 加強跨境交流
    建議高雄、台南、屏東、新北等有經驗的防疫團隊與廣東疾控局線上交流,分享防治經驗。

📢 屈公病防疫重點提醒:

專家強調,早一步建立監測與社區動員機制,就能在斑蚊活躍季節降低疫情風險,減少登革熱與屈公病同時威脅的機率。


延伸閱讀推薦:


更多防疫焦點與即時動態,追蹤民眾新聞網官方 LINE
🔍 https://line.me/R/ti/p/@089ezsia